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谷雨时节,校园里的花儿早已绽放,像是在迎接这场春雨的洗礼。我撑着伞,踏着湿润的石板路,走向图书馆的路上,却意外地碰到了同学小志。
“小志,你也去图书馆?”我好奇地问。
“是啊,听说今天有那本热门小说的最新一册上架,我可不想错过。”小志眼神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。
“古人云‘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’,不过你这么迷小说,是不是也要找寻书中的宝物啊?”我笑着打趣道。
小志哈哈一笑,随即正色道:“可不止是宝物,更是心灵的慰藉。在书的世界里,我可以暂时忘却烦恼,体验另一种人生。”
我们的谈话被一阵雨声打断,雨势突然增大,我们加快了脚步。在图书馆的檐下避雨时,我俩又开始了新的对话。
“你有没有发现,这谷雨的雨丝就像诗人的笔墨,细腻而绵长,它似乎总能带走一些什么,又好像给人留下点什么。”我望着雨,感慨万千。
小志点头附和:“没错,‘润物细无声’,谷雨不仅滋润了万物,也在悄悄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。你看那花儿,经过雨的滋润,更加鲜艳夺目了。”
“对了,你上次不是说有篇作文题目叫《又见谷雨》吗?写得怎么样了?”小志转移话题。
“还没完成呢,总觉得欠缺了点什么。”我略显困惑。
小志思索了一会儿,然后说:“‘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’。或许你还没有找到那最打动人心的一瞬。有时候,需要更多的观察和体会。”
我闻言,心中豁然开朗:“对,就像我们今天在雨中对话,这些生活中的点滴,不正是最好的素材吗?”
雨势渐缓,我们步入了图书馆。一排排书架上整齐排列着的书籍,是知识的海洋。我俩各自找到了心爱的书,静静地坐下来翻阅。书页翻动的声音,在这谷雨的午后,似乎也显得格外悦耳。
不知不觉间,黄昏已至,我合上了手中的书,抬头望向窗外。雨已经停了,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,我突然意识到,今天与小志的对话,或许就是我作文所需要的那一点灵感。
我拿起笔,在笔记本上开始写下了那篇题为《又见谷雨》的作文。文中,我用排比的句式描述了雨中的景色,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雨情感,同时也记录下了与小志那场关于生活、书籍和写作的对话。
谷雨给了我湿润的记忆,而与小志的对话,则如同那细雨中的甘霖,滋润了我的心田,让我在写作的路上,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