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,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这一年的清明,我踏上了回老家的路途,心中满是对先人的怀念和对家族的期盼。
车窗外,田野间新绿如织,春意盎然。我不禁想起了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的诗句,这春雨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轮回和生命的延续。车轮滚滚,我的思绪也随之飞转,回想起上一次回老家的情景,那时候的我,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。
老家的青石小巷依旧,古朴的院落里,祖母的身影显得格外熟悉。她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,但那双眼睛依旧明亮,仿佛能看透人心。她拉着我的手,轻声说道:“孩子,你又长高了。”我心中一暖,仿佛所有的疲惫都消散在了这温暖的话语中。
祖母告诉我,清明是纪念先人的日子,也是家族团聚的时刻。我点点头,心里默默地记住了这份责任和情感的传承。我问起父亲年轻时的故事,祖母便打开了话匣子,她的声音像是时光的河流,带我穿越到了过去。
她说:“你父亲年轻时啊,就像你现在一样,爱读书,爱思考。记得有一年清明,他独自一人坐在祖坟前,说要写一首诗来祭奠祖先。”祖母的眼中闪烁着对父亲的骄傲,而我仿佛能看见那个坐在坟前沉思的身影。
我走进了父亲的书房,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,其中不乏关于家族历史的记载。我随手翻开一本泛黄的册子,上面记载着家族的点点滴滴,每一页都像是历史的见证。我仿佛听见了古人的声音,他们在告诉我:“家和万事兴”,这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的责任。
夕阳西下,家中的长辈们陆续到来。我们围坐在院子里,孩子们的笑声和长辈们的谈话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。我听着长辈们讲述家族的往事,每一次回望都是对过去的致敬,每一次展望都是对未来的期许。
晚饭后,我们一起到祖坟前祭扫。父亲点燃了香烛,烟雾缭绕间,我仿佛看到了祖辈们的身影。父亲轻声念着祭文,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对先人的敬仰和对家族的祝福。我站在一旁,心中默念着:“不孝子孙,今日特来祭扫,愿先人安息。”这时,天空突然飘起了细雨,仿佛是先人们对我们的回应。
回到家,夜已深沉。我躺在床上,思绪万千。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,它更是一个家族情感交流的桥梁。通过这一天,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家族的重要性,也更加明白了作为家族一员的责任。
窗外,雨已停,月光如水,洒在窗台。我闭上眼,耳边仿佛响起了那首熟悉的古诗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我知道,无论身在何处,家的温暖永远在那里等着我,清明节回老家,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回归,更是心灵上的一次洗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