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,这个传统节日总是带着一份淡淡的哀愁,却又不失温暖的记忆。在我童年的记忆里,清明节总是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和满地的落花。在那片绿意盎然的田野上,我与小伙伴们一同踏青,放风筝,享受着春光的洗礼。
那年清明,阳光格外灿烂,我带着新买的风筝,兴致勃勃地跑向了田野。田野上已有三五成群的孩童在嬉戏,风筝在空中飞舞,就像是一幅活泼的画卷。我迫不及待地加入了他们,手中紧握着风筝线,脚下奔跑起来。风筝渐渐升起,我仿佛能感受到它那自由的灵魂在风中翱翔。
就在这时,小红和小刚也来到了田野,他们手里提着一篮子五彩斑斓的花朵,准备去给祖先扫墓。小红看到我,便喊道:“嘿,你也来帮忙吧,我们一起去给祖先献花。”我停下手中的动作,看着那篮子里的花,心中涌起一股敬意。
我们一行三人,穿过田埂,走过小溪,来到了那片绿树掩映的墓地。小红轻轻地将花放在墓碑前,她的动作如此温柔,仿佛是在对待一位熟睡的老人。小刚则是神情庄重,他低声念着:“祖先保佑,子孙后代平安喜乐。”我站在一旁,心中默念着对先人的敬意。
“你知道吗?”小红突然开口,“古人云‘饮水思源’,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,都离不开祖先的庇护和辛劳。所以我们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祭拜,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。”
我点了点头,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。我们每个人的成长,都像是一棵树,根深植于先辈的土壤之中。我们享受着阳光雨露,却也不能忘记那些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先人。
扫墓过后,我们又回到了田野。风筝在空中越飞越高,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畅快。小刚提议说:“我们来比赛放风筝吧,看谁的风筝飞得最远!”我们笑着答应了,各自拿着风筝线,等待风起的那一刻。
风来了,我们奋力奔跑,风筝像是被赋予了生命,越飞越高。我看到小红的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,像一只真正的蝴蝶,而小刚的则像是一条飞龙,在云端翱翔。我的风筝也不甘示弱,像一只雄鹰展翅高飞。
就在这欢声笑语中,我们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。直到夕阳西下,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收起了风筝。小红说:“今天的风筝放得好高好远,就像我们对祖先的思念一样。”
我看着手中那根风筝线,它仿佛连接着过去与现在,连接着我们与先辈。我知道,这份记忆将会像风筝一样,在我心中飞得很高很远,永远不会消失。
清明节,不仅仅是一个祭祀的节日,更是一个缅怀与传承的时刻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用行动诠释了对先人的尊重,用心灵感受了生命的延续。正如那句古诗所言: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”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,而清明,就是让我们记住,我们从哪里来,又将往哪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