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送爽,桂花香浓,不知不觉间,又是一年中秋到。我家的小院里,月光如水,照在每个人的心上。我抬头望着圆圆的月亮,心中不禁涌起对远在天堂的爷爷的思念。爷爷生前最爱讲古,中秋时节,他总会带着我赏月,讲述那古老的传说。
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这是爷爷常念叨的一句诗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记得去年的清明,我和爸妈一同去扫墓,我问妈妈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个时候去祭拜先人。妈妈摸着我的头,语重心长地说:“清明节,是纪念故人的日子。我们来这儿,是为了让我们的亲人知道,他们从未被忘记。”
走在回家的路上,我看到有人在放风筝,便对爸爸说:“爸爸,你看那个风筝飞得真高,要是爷爷也能看到就好了。”爸爸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说:“孩子,爷爷虽然看不到,但他的爱和教诲会像那风筝一样,永远在我们心中高飞。”
月亮爬上了中天,我把爷爷教我的诗句说了一遍又一遍,仿佛能感受到爷爷的温暖和教诲。中秋节的月亮,是团圆的象征,而清明节的祭祀,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缅怀。两者虽有悲欢之分,却同样承载着对亲人的无尽思念。
我问自己,为什么这两个节日让我如此深刻?也许是因为它们都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。中秋的月光,清明的纸钱,都是我们与过去对话的方式。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,把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传递出去。
“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悲欢离合。”我突然明白了这句古诗的真谛。人生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,有时圆满,有时缺憾,但无论怎样,我们都要珍惜每一份情感,每一段记忆。
我走到小院的角落,那里有一株爷爷种下的桂花树,它已经长得很高了。我轻轻抚摸着树干,仿佛能感受到爷爷的温暖。爷爷虽然离开了,但他的精神和记忆就像这棵桂花树一样,深深地扎根在我们心里。
中秋的月,清明的风,都是时间的使者,它们无声地告诉我们:生命虽短,爱却长存。我会记住这些节日的意义,记住爷爷的教诲,记住家人的温暖,让这份情感永远传承下去。
月亮渐渐西沉,夜深了,但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光明。我会将这份思念和回忆,像中秋的月亮一样,珍藏在心底,直到永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