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,雨丝纷纷,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花朵的清新。学校放假的我,决定和几位好友一同前往郊外的寺庙,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清明斋饭。
我们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,踏着青石板,穿梭在古老的林间。庙宇的钟声在山涧中回响,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。我们穿过山门,便看到寺庙的僧侣们正忙碌着准备斋饭。
“这清明斋饭,不仅是对先人的缅怀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。”好友小梅轻声细语,她的目光里闪烁着对传统的敬畏。
“是啊,古人云‘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’,这斋饭虽简,却也讲究。”我附和着,心中暗自期待这顿素食的盛宴。
我们换上素色的衣衫,洗净手足,跟随僧侣们一同入座。桌上摆满了各式斋菜,豆腐、蔬菜、菇类,色香味俱全,却无一丝荤腥。众人席地而坐,双手合十,念诵经文,感谢大自然的恩赐。
“‘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’,每一粒米,每一片菜叶,都凝聚着农人的汗水。”同桌的阿杰,突然感叹起来,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庄重。
“的确如此,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每一份食物。”我回应着,心中不禁涌起对劳动人民的敬意。
随着一声悠扬的木鱼声,斋饭正式开始。僧侣们以平和的手势,传递着每一道菜,我们小心翼翼地品尝,生怕打破了这份宁静。饭桌上,只有筷子轻触碗边的细微声响,和偶尔传来的低沉诵经声。
“这斋饭虽简,却蕴含着深远的意义。”阿杰再次开口,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思索的光芒,“就像诗人白居易所言‘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’,我们今天的行为虽小,却能体现我们对生活的态度。”
“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”我轻轻放下碗筷,心中感慨万千。这顿斋饭,不仅是一次味蕾上的体验,更是一次心灵上的触动。
饭后,我们一起在寺庙的庭院散步,雨后的空气清新宜人,我们谈论着未来的梦想,以及如何将这份对传统的尊重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去。
“‘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’,我们从今天开始,就要脚踏实地,追寻自己的梦想。”小梅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希望。
“‘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’,在追梦的路上,我们也要互相学习,共同进步。”我微笑着回应,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了信心。
太阳透过云层,洒下温暖的光芒,我们的心灵仿佛也得到了净化。清明斋饭,不仅是对先人的祭奠,更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深刻反思。这场经历,将会成为我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笔,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,不忘初心,珍惜眼前,感恩一切。
随着夕阳西下,我们告别了寺庙,踏上了归途。心中的那份宁静和充实,如同这清明的雨,滋润着心灵的每一个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