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,乃岁时之序,亦是慎终追远之际,传统佳节之际,时人应思古之训,顺天时而行,保身家之安。自古以来,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、踏青出游之时节,更是人们在春意盎然中感受生与死、新与旧交替之际。然而,近年之世,新型冠状病毒肆虐,全球疫情严峻,防疫成为人人有责之重事。故此,特撰文以倡清明防疫之新风尚。
一、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清明时节,人皆思亲,然病毒无情,防控不可松懈,须臾不可忘却。
二、古诗云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,今以雨喻病毒,虽不至倾盆而下,亦需小心潜伏之危险。
三、世人常言“未雨绸缪”,在疫情之中,亦应以预防为先,采取措施,保护自身与家人。
四、古人云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今日之宁静,乃是居家静守,屏息以待,方能致远。
五、清明之际,祭祀先人,应以网络之便,心念往矣,非必踏足祖墓,以示孝心。
六、踏青出游,固是传统,然今春宜居家赏花,以花代步,居家亦可感受春之气息。
七、春暖花开,疫情未退,正是考验人之“韧劲”之时,如同竹之坚韧,虽风雨不折。
八、观古之诗,叹今之事,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”,防疫如春雨,恰到好处,方能润物细无声。
九、俗语有云: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。”在家静待,亦能悟出生命之理,心中自有风景。
十、古诗又云: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”疫情当前,心态平和,审慎行之,终将见光明。
十一、春日虽美,生命更贵,众人协力,共克时艰,必待云开雾散,再观天高海阔。
是以,清明时节,非但追思先祖,亦当重视防护,以古文之雅韵,润色当世之需,防护如春雨,润泽心田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共赏桃红柳绿,那时,疫情已过,春光更明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