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光透过树梢,洒在了老屋前那张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木桌上。我,小辉,正坐在那儿,手里拿着一颗刚从清明草中揉出来的翠绿果子,它散发着淡淡的香气,仿佛把春天的气息都凝聚在了一起。
“小辉,你这包的清明果,咋像个胖乎乎的圆球呢?”邻家的小朋友小红,睁着好奇的大眼睛,歪着头问。
我笑了笑,说道:“小红,这清明果嘛,圆圆的才好,它圆的是团圆,圆的是我们的友情。”我边说边轻轻捏了捏那果子,仿佛在传递着春天的温暖。
小红听了,也学着我的样子,开始认真地包起来。她的小手虽然笨拙,但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这个传统的尊重。我们一起回忆着大人教过的歌谣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虽然不太理解其中的深意,但那哀而不伤的旋律,却让我们对这个节日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“你知道吗?清明节不只是悲伤的日子,也是感恩和缅怀亲人的时刻。”我望着手中的清明果,心中涌起一股庄重。
小红点点头,认真地说:“我听爷爷说过,‘百善孝为先’,清明节就是我们向祖先表达敬意的时候。”她的语气里带着一股严肃,让我也不禁严肃起来。
我们继续包着清明果,一边聊天,一边听着老屋前的麻雀叽叽喳喳。妈妈从屋里走出来,手里端着一碗刚出锅的清明果,热气腾腾的。她笑着说:“孩子们,你们知道吗?‘春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’,这清明的雨,就像这清明果一样,滋润着我们的心田。”
我接过妈妈手中的碗,热气模糊了我的视线,却清晰了心中的画面。我仿佛看到了远去的亲人,在春天的田野里微笑着,他们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
“小辉,你要记住,‘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’。我们今天能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,都是因为有前人的付出。”妈妈的声音温柔而坚定,像春风一样吹进了我的心田。
我点了点头,深深地记住了妈妈的话。我转头看向小红,她的脸上也挂着认真的神情。我们相视一笑,仿佛在这清明的季节里,我们不再是单纯的小学生,而是承载着传统和文化的一份子。
阳光下的老屋,映着我们的身影,清明果的清香飘荡在空气中,我们的笑声,如同春天的旋律,悠扬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上。这一刻,是属于我们的清明记忆,是关于成长,关于传承,关于春天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