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又绿江南岸,清明时节的雨丝轻轻洒落,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雾纱。我背着小书包,手里拿着一束新摘的野花,踏上了通往爷爷墓地的小路。这条路,我每年都会走一遍,但每一次,心中都有不同的感受。
爷爷生前最爱教我背古诗,那时的我总是不耐烦,但今天,我想用那些诗来表达对爷爷的思念。清明节的早晨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,洒在了小路上,就像爷爷的目光,温暖而充满慈爱。
“爷爷,您还记得那首《清明》吗?‘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’”我轻声吟诵着,仿佛能听到爷爷那沙哑却和蔼的声音回应我。
“我最爱的还是‘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’爷爷,您说春天的花儿落了,是不是就像您的思念落在我心里?”我停在了那棵老槐树下,那曾是爷爷教我爬树的地方。
小路旁的野花开了,粉的、黄的、紫的,它们在微风中摇曳,似乎在向我诉说着什么。我继续走着,脚下的泥土湿润而柔软,就像时间的触感,让人不知不觉间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。
“爷爷,我今天带来了您最喜欢吃的桃酥,还有妈妈做的青团。您在天之灵,是不是也能尝到这份思念的滋味呢?”我跪在爷爷的墓前,轻轻地将野花和食物摆放好。
“‘生当做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’爷爷,您就是我心中的英雄,虽然您已经离开,但您的故事和教诲,我会一直铭记在心。”我双手合十,闭上眼睛,感受着内心的宁静。
清明节的风,轻轻地吹过,我仿佛听到了爷爷的声音,他说:“孩子,记住,无论你走到哪里,都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。”我睁开眼,泪水早已滑落,但我的嘴角却挂着微笑。
回家的路上,我不再孤单。因为我知道,爷爷的爱和教诲,将永远伴随着我成长的每一步。清明节,不仅仅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,更是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。